Thursday, December 6, 2012

王宝山教学模式与学生指导教授怎么教课


 精选

已有 1941 次阅读 2012-12-6 19:37 |个人分类:事论|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教授 教学
  电影《钱学森》有一段是钱在美国当老师的情形,他老人家写一黑板公式,有学生一时理解不了,中间插问,他老人家牛得很:你不懂是吧——>你是在浪费你爹娘提供的学费——>你可以考虑退学了。
 
  这一段是他在中国给程度参差不齐的做导弹设计的技术人员讲原理的过程中回闪的,当时他给一群包括军人转业来学习的人讲完后,大家开始还不好意思不捧场,都冒充“听懂了”,但仔细一问,才发现其实基本都“听不懂”,他老人家就闪回到当年在加州理工的那一节课上去了。
 
  钱学森不是好老师,因为他在学生面前太高屋建瓴(老杨家的那个瓴来了没有?),太将心比心了,觉得自己能悟到的东西学生也应该一样悟到。
 
  钱学森又是一个好老师,你看看他老人家带出来的一堆“院士”学生,几乎每个都在他手下战战兢兢过,一个不会就是劈头盖脸的嘲讽和训斥(俺听说,有待细节考证),所以,学生们基础格外扎实,应该与此直接相关。
 
  当然,钱老在电影里还是妥协了,又通俗地给大家讲了一遍,要知道,毕竟是中国国情呀。
 
  中国不少大学里的讲课情形,是绝对不允许出现钱老在美国讲课的那类情形的,否则,学生必定会有一堆听不懂的,考试时也必定会有一堆不及格,到时学生一评,就够老师们喝一壶的。这不,宝山兄就不让继续讲这门课了嘛!
 
  狂妄的老师们其实希望学生能够一步达到他的地步,所以,懒得解释更多,因为他认为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智力和看参考文献了解更多。这当然有点着急,但是,另外一方面,老师们哪里知道,现在的学生,课堂之外还要用更多参考文献来补充知识以至完整的能有几个啊?多是需要基础性、简单化、体系化、系统化、全面化知识的新新人种。
 
  俺不才,也见过海外的小学、中学教学模式,其实已经在教学过程中被教育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参考文献以完善老师教学内容了。到了大学,这些动作就应该成为习惯了吧?
 
  而我们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开始知道啥是文献,咋去找,所以,很多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开设有文献检索的课程——人家从小就懂的常识是我们大学里隆重的公共大课。呜呼,这中西一比,一差就是十年呀。
 
  至于老王不让复制PPT,俺觉得这属于细枝末节,那就让大家复制就是,这个太简单了。
 
  谢强老师说的好:“自从高校开始收费,学生们进入学校以后就成了消费者。按照消费者是上帝的理念,显然,教师们要听从上帝们的旨意行事才是呀。
 
  俺也有类似体会,教什么乃至怎么教,好像是学生在教老师,而老师只好战战兢兢地听学生们的话、完成任务,在学生面前才会被允许坐下。
 
  正因为如此,我懒得去教学。如果让我去教管理学或者应急管理,我可能连书都不带一本,一堂课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只要不扯到课程之外,课程内的内容我难道不能随心所欲地讲授吗?
 
  但是这样下去,下场肯定比王宝山更惨,他是委婉地不让继续担任这门课的老师,我这样干,怕就要被学生直接跑到教务管理部门投诉了。
 
  检查教案——没有!可能科学网博客里有。
  学生评分——特差!老王70分,我可能50分。
  考试结果——非正态分布!
  
  行了,走人吧!
 
  其实,中国的大学课程有的是循规蹈矩的老师,而太缺钱学森这样的老师了,但是,即便偶尔出现一个(四年的大学几十门课程,有一、两门这样的课有啥大不了的),也一定会抓紧让他下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639884.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